•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锐评|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赣锋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装备车间进入试运行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骏
    时间:2024-02-21 13:17

    2月18日,龙年首个工作日,位于两江新区龙盛新城的赣锋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一派繁忙的景象。这里正在一边修建,一边生产。

    修建,是因为整个园区并没有完全投用,工人们正在进行建筑外墙施工,里面的装修尚未开始;生产,则是因为园区的电池装配车间已经于去年6月建成,并于去年底开始测试。

    记者走进该车间2楼,里面有两条产线正在运作,多个黄色机器臂左右挥舞,在一片灰白色的厂房里显得格外惹眼。而在偌大的产线上,只看到几个零星的工作人员在操作相关设备。

    “其实我们从初七就开始上班了,线上的员工本来就不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车间共有4条产线,自动化率在90%以上,整个车间的员工约200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技术研发人员,真正的一线员工不超过100人。

    如此高度自动化的产线,效率如何?以标准电池包为例,记者现场看到,相关物料从产线前端进入后,便随着传送带不断前进,期间有各类设备对其进行组装、加工,前后共有60多道工序,然而到电池包完全成型,全部耗时不到5分钟。“这块电池将安装在赛力斯的一款汽车上,然后出口到其他国家。”产线工作人员指着电池包说。

    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的电池装配车间已进入试运行状态,1分钟就能下线1个标准模组、4分钟便下线1个标准电池包,试运行至今已交付固态电池超1000台,预计在今年,整个产业园将实现6-7GWh的电池产能。

    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赣锋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项目固定投资超过50亿元,包括固态电池技术研究院、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及电池PACK系统三个子项目,规划形成20GWh的电池产能以及10GWh的Pack项目,预计在今年逐个投产,达产后六年内年产值约220亿元,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固态电池生产基地,推动重庆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编辑:朱丹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