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专家呼吁:岩土文物保护应借鉴大足的经验

重庆日报全媒体 王亚同 2019-11-07 14:22

  11月5日,中国岩土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论坛在大足开幕。来自国内外14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大足,在为期4天的论坛里,探讨交流岩土质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论坛期间,与会中外专家纷纷呼吁,全国像大足石刻、龙门石窟这样的岩土质文物,普遍面临着危岩病害、渗水和风化加速等三大类危害,大足石刻抢救性保护、预防性保护兼顾并重的做法值得借鉴。

Q.jpg

  风化、水害、危岩加速岩土文物破坏

  参加此次论坛的有来自日本、意大利、英国、柬埔寨等国的专家,及来自敦煌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南京博物院、复旦大学等国内相关大学、机构的专家和青年学者140余人。与会人士围绕当前岩土质文物保护面临的难题,总结岩土质文物保护科学理论研究、保护修复经验,结合大足石刻等国内遗产地保护修复的典型案例,探讨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和趋势。

  我国岩土质文物类型极为丰富,在全国90余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中,岩土质文物建筑及遗址约占总数的一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大足石刻、莫高窟等为代表的石窟寺,以花山岩画等为代表的岩画、石刻,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代表的土遗址,以长城为代表的石质、土质的军事防御建筑等。根据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重庆石窟寺及石刻文物共有 2059处,大足石刻作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是岩土文物的典型代表。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张磊介绍,70年来,中国绝大部分岩土文物保存状况得到大幅改善,基本解决了“性命之忧”问题。然而,岩土文物保护目前仍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风化文物本体加固的关键技术问题,较大范围内的气候变化问题,文物保护项目管理制度问题,文物保护项目实施效果检测与评估问题及保护理念问题等。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李黎介绍,岩土质文物普遍面临着风化、水害和危岩三大“危害”,整体保护需要多学科同时介入。对此,来自兰州大学的岩土质文物保护专家谌文武极为认同。“与北方的风蚀破坏不同的是,重庆岩土文物面临雨水多、酸雨腐蚀等保护难题,像大足石刻这样的露天文物,更容易氧化脱落。”谌文武说。

w.jpg

  大足石刻全方位保护的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黄克忠认为,目前,各地日益重视对文物的日常维护,它可以延长文物保护加固的周期,成为文物预防性保护内容之一。同时,一个不好的现象也出现了,即个别地方在对个别文物遗产地进行日常维护时,直接在文物本体上使用化学、机械手段,而没有进行充分评估、验证其安全性和耐久性,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岩土质文物是文物中‘有机体’,随着时光推移会逐渐‘消亡’。”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介绍,近年来,围绕大足石刻岩体加固、防风化、防渗水等病害,他们先后实施了20多项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和科研项目,使石刻病害得到有效遏制。

  此外,2017年,我市首部针对单个重要文化遗产的专项法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获审议通过。两年多来,我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48亿元,实施了宝顶山大佛湾水害综合治理、宝顶山大佛湾石刻三维测绘与数字化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10余项。

  目前,大足还建成了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对包括环境,气候,颗粒物以及人的行为在内的10余个大类、80余个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使大足石刻在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方面,走在了全国石质文物保护的前列。

  谌文武表示,目前,各地都在进行岩土质文物的保护探索,重庆因地制宜保护大足石刻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大足北山石刻,通过建长廊把石刻保护起来,岩体后挖沟,用排水廊道排水,对石刻的保护效果较好;如通过立法的推动石刻全方位保护与传承等,从技术到理念,都值得借鉴。

e.jpg

r.jpg

  保护与传承赋予文物更多生命力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介绍,近年来,该院不断提升岩土文物保护研究科技能力与水平,承担了以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为代表的南方潮湿环境贴金彩绘保护等项目,并将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在柬埔寨吴哥古迹等地进行了应用实践。“川渝石窟价值重大,希望重庆搭建更加开放的石质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平台,吸引国内外石质文物方面的研究力量、考古力量、文物保护力量参与。”

  大足石刻保护经验从重庆走向世界,令人振奋的同时也促使着大足在保护与传承方面进行更多尝试。近年来,大足区还先后与南京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协作,成立了大足学研究中心,重点开展了大足学基础理论研究,并创办了大足学专门学术刊物《大足学刊》,在学术界受到一致好评。今年夏天,前后历时14年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大足石刻全集》正式出版,成为我国石窟考古学研究领域一项重大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此外,大足还启动了“四百工程”,即走进全球100家博物馆、100个城市、100个高校及举办100场推介会,全方位、多层次传播营销大足石刻。不久前,大足石刻文创园开工,包括雕刻企业、文旅文创企业、石材市场、电商等在内的12个项目落户当地,还引进20多位省级及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建设大师建立工作室,并与四川美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一系列举动,旨在赋予大足石刻更多的生命力,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编辑尹一铭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