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大足石刻:宋史研究最大的实物史料库 立体版的“清明上河图”

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毅 2019-09-16 19:08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韩毅)9月16日,大足石刻与南宋历史座谈会在大足区召开。来自全国的史学专家汇聚一堂,共同研讨了大足石刻与南宋历史的关系,以及如何让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活在当下、服务当代,让更多游客在大足留“足”。

  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其开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在宋代达到顶峰。因此,从中国宋代历史文化大视野下,去关照和探寻以宋代造像为主体的大足石刻发生发展的历史,是解读和阐释大足石刻重大价值的必由之路。

  多年来,围绕大足石刻与宋代历史的关系,学界展开系列研究,总体著述颇丰,但现有研究成果尚未完全构建起合理解释和阐释大足石刻深厚文化内涵的话语体系,也不能全面揭示和说明以宋代石窟为主体的大足石刻发生、发展的重大历史动因,进而让大足石刻谜团丛生,如赵智凤作为开凿宝顶山石窟如此大规模造像的僧人,其影响力应该巨大,为什么史失其载;开凿工程如此宏大,所需巨资从何而来;除几位宋代官员题刻外,却没发现当时记载开凿历史的碑刻、造像记、供养人题记等。

  “大足石刻是宋史研究的实物史料库,为研究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直接材料。”座谈会上,著名宋史学家、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虞云国表示,揭开大足石刻中的一个个谜团,让大足石刻活起来、走出去,要把对大足石刻的研究放到唐宋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与敦煌石窟、云冈石窟等进行比较研究,利用地方志、碑文等寻根问底,充分挖掘其世俗性、民间性特征。

  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灿金在会上表示,大足石刻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完美结合,堪称立体版的“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精神的象征、文化的标本、生活的化石。

  此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资深编辑余桂元、重庆市文史专家王川平、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蓝勇、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晓东等与会专家学者,也纷纷就大足石刻如何做好保护、研究、传承、利用,让学术的光辉映照出其重大价值,建言献策。

  据介绍,大足石刻将建立宋史研究机构,强化科研工作;制定课题规划,明确研究方向;加强合作,形成一头牵引、多方参与的合作局面;加强学术交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大足石刻与宋史研究的学术研讨会;吸纳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开展大足石刻与宋史专题研究。

编辑柏云辉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