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碧桂园重庆区域公益之路再升级 “扶贫”“扶智”共筑美好生活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0-01-15 17:06:01 | 编辑:陈韫宇

      行善20余载,碧桂园一直重视公益的价值与力量。2018年起,碧桂园更是把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捐赠现金62亿元投入公益扶贫事业,直接受益人数超36万人次。数据的背后,是碧桂园公益的心路历程,是对公益行动的深入思考和有益实践。

      碧桂园重庆区域紧跟集团步伐,五年来,从对贫困地区的捐助,到对留守儿童心灵的关注,再到对精准扶贫的身体力行,思路不断转变,公益始终在路上……

      星光计划:从“传统模式”到“创新理念”转变

      近年来,碧桂园重庆区域围绕不同的人群在适当节点开展传统公益动作,比如“暖冬行动”与“梦想碧桂园,百城公益行”送温暖系列,深入涪陵、云阳、巫溪、丰都等地,为当地鳏寡孤独老人、儿童、环卫工等带去礼品慰问。

    image.png

      2018年,碧桂园重庆区域引入创新理念,加大公益主张的倡导力度。同年9月举办了首届“碧桂园拾荒者公益跑”,超过百余名业主、客户、“公益跑友”参与其中,通过跑步与环保相结合的方式,传达“公益‘碧’无小事”的理念,用行动感召大家不再做一个简单的过路人,而是成为一个城市的改变者、公益的践行者。

      2019年延续这样的理念,邀请到 800余名热爱环保的青少年参与公益跑,更是加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等环节,共同为环保和美好生活助力。

    image.png

      在碧桂园重庆区域看来,拾荒慢跑背后的意义在于,回归公益本质,公益不仅是捐赠,更重要的是参与;为想要参与的人,提供身边的公益参与,让更多人在参与中去感受、去思考。

      旭光计划:从“外部输血”到“内生造血”转变

      以往的传统扶贫方式大多是为落后区域输钱送物,但滴水只解得了近渴,治不了贫穷的“病根”。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

      2018年,碧桂园重庆区域正式成为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扶贫集团的23个成员单位之一,定点帮扶彭水县大垭乡,期间开展了“1对1扶贫”调研工作,为大垭乡龙龟村的3户贫困户送上米、油等慰问品。同时与贫困户亲切交谈,针对贫困情况,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帮扶计划,从增加收入来源、改善生活状况、持续进行关怀三个方面制定详细的一对一帮扶措施。

    image.png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碧桂园重庆区域根据集团扶贫模式的指导方针,进行了“内生造血”的转变,联动项目食堂、营销活动、爱心员工及业主,发起两季“消费扶贫月•大垭乡山货节”爱心认购活动,共帮助大垭乡销售30余吨农产品,总价值14余万元。

      碧桂园重庆区域还邀请重庆市扶贫办下属扶贫协会的会员单位重庆新农电公司到大垭乡考察,探索出一条基于地方产业发展思路的“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造血式”产业扶贫模式,帮扶大垭乡销售18吨蔬菜,分别运往重庆多个学校食堂,解决大垭乡蔬菜“难运输,难卖出”的困境。

    image.png

      同时,整合产业、文化等资源,碧桂园重庆区域对集团结对帮扶9省区14县之一的甘肃省东乡县进行帮扶,通过高管代言等形式,号召员工和爱心人士共计购买东乡羊149只,共计25万元,快速拉动扶贫产品的销售,助力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 

    image.png

      烛光计划:从“扶贫”到“扶智”转变

      教育事业一直是碧桂园关注的重要领域。1994年创办的广东碧桂园(IB国际)学校,就是中国大陆最早引入IB国际教育的学校之一。彼时起,碧桂园对教育的重视就为世人所称道。

      近些年,碧桂园重庆区域也同步在各学校进行捐助行动,但在教育公益实践过程中发现,相比捐赠物资、改善教育硬件设施等,孩子的心灵世界更需得到关爱。早在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就指出,中国有近1000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而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也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有心理专家表示,这种监护陪伴的缺位,有可能促使儿童的逆反期提前来临,也有可能让部分孩子将情绪隐藏起来,压抑自我,可能会留下心理健康隐患。

    image.png

      为了更好地帮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碧桂园重庆区域从“扶贫”向“扶智”进行转变,开启“阳光粉笔计划 童心‘碧’修课”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大型公益活动。活动以碧桂园的博士队伍、童星同梦青少年教育专家、绘画老师为主,根据心理学中的“故事疗法”“叙事疗法”等心理学依据,为孩子们送去一堂堂主题教育课程。

    image.png

      事实上,透过形式变迁带来的模式变化,可以看到碧桂园重庆区域成立以来公益事业发展的深层脉络。公益主体由企业主导转变为企业与员工、业主、社会爱心人士协同努力、形成合力,社会的公益意识不断增强;公益样态由单点对单点的静态帮扶转变为多点对多点的动态资源共享,将企业的所有资源全面打通为公益事业助力;同时,公益方式也从单纯向受困者提供帮助,转变为复合、可持续生长的产业扶持、教育扶智。

      未来,通过碧桂园重庆区域公益构建起一个公益生态,是碧桂园重庆区域践行社会责任的真实愿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