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干部杨懿:把激动的心情转化为建设新重庆的实际行动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杨铌紫 尹诗语

2025-09-04 21:2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当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的那一刻,受邀观礼阅兵的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挂职),市委依法治市办综合处处长杨懿难掩激动与振奋。

▲2025年9月4日,市人力社保局会议室,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先进模范人物代表杨懿接受采访。 记者 尹诗语 摄

“到现在我的内心还是久久不能平息,总书记的话语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让我深深感受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力量。”9月4日,从北京回来的杨懿兴奋地向记者分享起这次观礼阅兵的每一个难忘瞬间。

观礼当天,杨懿入住的酒店原定凌晨3时20分叫醒,杨懿却在3点就自然醒来。“生物钟自动校准了,根本睡不着。”他说,心情就像小时候春游前夜,激动难抑。

最有趣的,是他对电子设备的“极致准备”。由于现场规定不允许携带充电器、望远镜等物品,他特意准备了两部手机,“出房间最后一刻才拔充电器,99%的电都不行,必须100%。”他笑着说,每一个瞬间都太珍贵了,绝不能因为没电而错过。

杨懿所在的观礼区是金色的,他说这颜色象征着富饶的土地和扎根于人民的根基。曾经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他,对“人民”二字有着格外深刻的理解。

当一列列威武的受阅部队迈着整齐步伐经过时,杨懿仿佛穿越了时空:“我好像看到南泥湾开荒的农民兄弟喊着号子‘踏浪而来’,看见军工厂里锻造大国重器的工人朋友们唱着劳动赞歌‘踏浪而来’……”他说,人民子弟兵守护的,正是人民自己创造的美好生活。这份军民血脉相连的共同守护,令他感到无比踏实、骄傲与自豪。

最让杨懿心潮澎湃的,是那些大国重器驶过瞬间的轰鸣。他认为,这是中国强大的底气,是和平最坚实的后盾。

还有一个镜头让杨懿热泪盈眶——抗战老战士在天安门城楼上敬礼。“那一刻仿佛是一场时空连线,他们在告慰牺牲的战友:‘这盛世,如您所愿’。”杨懿说,如今中国的天空、陆地、海洋,都由我们自己守护,再也不用害怕任何人的威胁与欺辱。

晚上的文艺演出中,来自刘老庄的妈妈们高声唱道:“谁说中华儿女无肝胆,母亲膝下百万兵!”这句歌词瞬间击中杨懿的内心:“这就是中华民族打不垮、压不弯的意志,是刻在我们血脉里的基因。”

作为工会干部,杨懿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将这场盛典的精神力量带回重庆、融入工作。他表示,要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将抗战精神融入职工思政教育;做工匠精神的弘扬者,引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做职工权益的守护者,快速回应职工诉求,积极服务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要翻越的‘黄土岭’,要拿下的‘平型关’。”杨懿说,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激动的心情转化为建设新重庆的实际行动,才能不负先辈嘱托、不负时代重任。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余虎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