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报时论|思政课应做成“美味大餐”
    重庆日报 刘江
    时间:2019-03-24 06:37:40 | 编辑:柏云辉

      “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思政课上得越来越好。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然而,过往的思政课教学中,不乏“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浑然不觉”的现象。原因何在?

      部分教师把思政课不好上的原因,归结为“90后”“00后”学生自我意识强,对国家和社会关注不够。这是对他们的误解。从低龄网民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可以看出,这一代青少年对国家和社会有很强的责任感,对马克思主义有浓厚的兴趣。

      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是,很多时候思政课课堂枯燥乏味、教师照本宣科。调动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关键是要改进课堂教学,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近年来,一些教师对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创新,课堂上漂亮的PPT、好看的视频多了起来,但往往“雨过地皮湿”,实际效果并不太好。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基础在教学内容,关键在以理服人。面对新时代的新问题新挑战,思政课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立足中国实践,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以更有代入感的情景,更能击中心灵的故事,更适合打开理论内涵的方式,带来共鸣和共情。

      思政课的内容,不是空洞的教条。和身边的青年学子交流会发现,他们既有世俗功利的现实追求,也有仰望星空的理论渴望。学生的关注点、困惑处在哪里,是思政课教师要摸准的问题。只有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提供更多解渴的思政课,才能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提升思政课的抬头率、回头率。

      思政课是高度理论化的,更是生活化和情感化的。如果教师习惯于高高在上,课堂充满学究气,学生又怎会理解和接受?只有主动告别理论的“高高在上”和“冷面孔”,将“大道理”转化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小表达”,放下身段和学生平等交流、思想碰撞,才能在认同中引发共鸣。

      有人说,好的思政课就像盐,最好的食用方式是溶解到各种食物中吸收。同理,思政课不应是一副冷面孔,而应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让思政课大餐在学生眼里更加鲜美诱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